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黑天鵝效應(第一部分) 05-31-2011

最近研讀的這本書,有相當多的啟發,他解答了許多我一直以來的疑問。
底下摘錄部份重點記錄,作為筆記,時時提醒。


黑天鵝:極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

1         人類的心智在和歷史接觸時,有三個毛病(即作者所說的不透明性的大三元)
1.1        理解力的幻覺
1.2        回顧性扭曲
1.3        過度重視真實資訊加上權威、飽學之士的能力障礙
2         心智是神奇的解釋機器,可以把幾乎所有的東西合理化。
3         歷史不是用爬的,是用跳的。
4         歷史,事前跟事後存在著差異。
5         出版商的業務是把文章印出來給一般大眾看,而不是忠實表達作者的想法,不受事後回顧所扭曲。
6         群集效應:100名獨立思考記者在不互相干擾下應有100個不同意見,但這些人在報導時會互相參考而導致意見集合的維度(dimensionality)大幅縮減,意見趨於收斂。
7         分類總是造成事實複雜度的減抑。這是黑天鵝產生器的表現,即柏拉圖思想。這把某些不確定性的來源剔除了。對這週遭是借做任何減抑,都可能造成爆炸性後果。
8         人類知識的傲慢。
9         我相信我完全不適合去預測市場價格但是其他人也不適合,只是他們並不知道,或者不了解他們冒了很大的風險。
10     大多數的交易員只是再蒸氣壓路機前撿零錢,把自己暴露在衝擊力強大的稀有事件之下,卻還能安穩入睡。
11     問題不在事件的特性,而是在我們理解問題的方式上。這是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盲目。
12     規模可變的行業(scalable business),這種行業不是按時計費,收入不會受到你所投入的工作量限制。(例如作家vs麵包師傅、投機者vs醫師)
12.1     規模可變的行業只有在你成功時才是好行業,它們更加競爭,造成極大不公平,努力和報酬之間非常不對等。少數人拿走大部分。不是非常少數的巨人就是為數眾多的侏儒。
12.2     另一類的行業由一般、平均的、普羅大眾所主導。
13     錄音技術的發明對區域歌手的影響造成極大不公平
14     印刷技術對流浪詩人的影響
15     電影的成功與否,嚴重受到傳染力的影響。我們很難接受人們之所以愛上藝術品,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因素,還為了得到社群的歸屬感。透過模仿,我們和其他人更為親近。這是在對抗孤獨。
16     全球化讓美國人能專注在事物的創意面,專注於產生觀念與點子,把不具規模可變性的部份分離出來外包。
17     在點子產生者之間,還有更重要的機會與運氣問題,因而更不公平。
18     規模可變性的極端世界vs規模不可變的平庸世界
18.1     幾乎所有社會事物都來自極端世界(如財富、地震造成災害、公司大小、股權分配…) 贏者全拿、80/20法則
18.2     如果你正在處理來自極端世界的數量,則你從任何樣本裡所找出的平均值都會有問題,因為平均值受單一觀察點的影響非常大。
19     餵食火雞1001天的例子。(連續餵食1000天,但火雞並不知道第1001天他將被餵食的人類宰殺!)從火雞看被餵食的這個事件。
19.1     火雞從過去的事件中,能了解明天藏著哪些事件嗎?少了那一點點,造成結果完全不同。
19.2     考慮歸納法最令人憂心忡忡的面向:後向學習(learning backward)。火雞從觀察中學習,它的信心隨著被友善的餵食次數增加而增加,而它的安全感也愈來愈高。它的安全感在被宰殺那天達最大值!!
20     錯把對過去所做的幼稚觀察當成確定模式的代表,是我們無法了解黑天鵝事件的唯一原因!
21     對屠夫而言,第1001天宰殺火雞並非黑天鵝事件,因為殺火雞這件事對屠夫並非意外。所以黑天鵝事件事上當者的問題。換句話說,黑天鵝事件之所以發生,和你的預期有關。
22     LTCM那種人一樣,你也可以用科學方法來製造黑天鵝事件,其方法是讓人們相信這種事不可能發生”…這就是科學讓老百姓變成笨瓜的時刻。
23     我們應用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時間單位,正面的黑天鵝事件需要時間才能發揮影響力,而負面黑天鵝事件則很快就發生。破壞比建設容易。
24     活在平庸世界,比較方便。
25     確認的錯誤
25.1     雙程謬誤(round-trip fallacy) 以餵食1000天火雞的例子觀察
25.1.1    沒有證據顯是黑天鵝有發生的可能
25.1.2    有黑天鵝不可能發生的證據
25.2     我們的推理機器,是用來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並不是為了解決複雜問題而設。會吃人的大部分是野生動物”vs”野生動物大部分會吃人混為一談的確有錯,但幾乎是沒影響。
26     領域攸關性(domain specificity):我們的反應、思考模式和直覺,與事物所呈現的背景有關。我們對於一則資訊的反應並不在於其邏輯上的價值,而是以其環境的架構為基礎,以及該資訊在社會情感系統上的意義。
26.1     例如:搭電梯好幾樓後直奔跑步機健身
26.2     沒證據顯示生病vs沒病的證據
27     天真經驗論的心智機制:你把支持你理論的過去例子拿出來,並視之為證據!
28     一系列佐證的事實未必就是證據!
28.1     陰性經驗論(negative empiricism): 我可以知道哪個命題錯誤,但未必知道哪個命題正確!
28.1.1    例如:看到一隻黑天鵝,則可以確認並非所有天鵝都是白的
28.1.2    看到某人殺人,可以確定他有罪。
28.1.3    沒看到他殺人,則我不能確定他無罪!
28.2     我們可以靠陰性例子來逼近真相,而不是靠確認來逼近真相。
28.3     例如火雞例子,1000天不能證明你正確,但一天就證明你錯了!
29     你知道什麼是錯的,遠比你知道什麼是對的,更有信心。
29.1     擬出一個大膽的猜測,並開始尋找證明其為錯誤的觀察。這是我們尋找確定事例的替代方式。
29.2     :數列 2 4 6的規則
29.2.1    受測者丟給主持人的數列,總是以證實自己心中的規則為目標,而不是嘗試丟出各種和他們假設相矛盾的數列。受測這一直要頑固的證實自己抓出來的規則正確。
29.3     西洋棋高手焦點放在每一手的弱點上,新手都放在每一手的確認而非證。
29.4     索羅斯(George Soros)下金融賭注時,會一直尋找證明最先的理論是錯誤的事例。或許這就是真正的自信:檢視世界時,不用尋找跡象以加強自尊心的能力。
30     嬰兒行為研究顯示,我們與生俱來的思考機器,讓我們能從經驗中做選擇性的泛化(generalization)。這種本能,就是我們的困境。
31     因果連結是人類心智的產物而非實際存在的事物。
32     敘事謬誤:對原因的過度解釋和過度重視,使得它必須發明一個原因。(加上箭頭關係)
33     我們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到事實(並記住事實)的同時,不做任何判斷也不去解釋。因果關係的合理化實驗,顯示我們比較擅於解釋而非了解。
34     我們對事物強加意義和觀念的傾向,妨礙了我們對構成該觀念之細節的認知。
35     我們之所以偏愛敘述或故事,理由與每一個系統中資訊存取的規律效應有關
35.1     第一個問題是,資訊的取得代價高昂。
35.2     第二個問題,資訊的儲存,代價高昂。因此一連串文字或符號規律愈高、隨機性愈小、愈被故事話,則愈容易儲存在心中。
35.3     資訊的處理與擷取,代價高昂。我們腦容量相當大,所以困難或許並不來自儲存容量的限制,但可能只是索引問題。
36     小說、故事、神話、傳說,都有同樣的功能:它讓我們免於面對世界的複雜性,並保護我們不受其隨機性的影響。神話,為人類失序的感知能力及所感知到的混亂經驗提供秩序。
36.1     許多嚴重的心理失調其實是伴隨著對自我環境的失控感,也就是沒有能力對環境"做合理的解釋"
36.2     我們傾向於把知識做為治療之用。
37     我們傾向於查覺-強制加上-敘事性和因果性。
38     我們傾向於記住和一段敘事相符的過去事物,而忽略其他在該敘事裡,看起來不具因果角色的事物。
38.1     我們所不能記住的是事件的真正序列,而不是重新建立的序列,就是這麼簡單的能力缺失,讓我們在事後回顧時,歷史遠比過去-或是正再發生的事實-更易於解釋。
39     除了我們的認知扭曲之外,邏輯本身也有問題。為什麼有人可以再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堅持一套絕對穩當的觀點試考慮兩個人可以對同一組資料持完全相左的看法。
39.1     證實一組事實存在不同種的解釋和理論,各自在邏輯上沒有矛盾。這觀點警告我們,單單是沒有出現不合理現象,尚不足以證明某件事為真。
40     每當市場有所變動,新聞媒體就覺得有義務要給個理由。
40.1     無限精確的錯誤,而不接受約略的正確。
41     過度因果化的問題並非取決於新聞記者,而是取決於社會大眾。
42     感官影響
42.1     敘事,以及其所帶來的凸顯具感官效果之事件的機制,會混淆我們對機率之預估。
42.2     被談論的黑天鵝事件,發生機率會被高估。
42.3     未被提及的黑天鵝事件,機率會被嚴重低估。
42.4     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百萬人死亡是個統計數字史達林
43     人的活動約略可以對應到一種雙思考模式,分別是經驗系統(第一系統)和思考系統(第二系統)
43.1     經驗系統:直覺。我們用它時,我們並不知道。遺傳天性讓我們用快速的第一系統避開困境(險境)
43.2     思考系統:思想。人類天性上許多問題都來自不能善用第二系統。
43.3     (我們通常看到我們想看到的)
44     我們對於黑天鵝事件的誤解,大部分來自我們錯誤的使用第一系統,即敘事性和感官性的系統(還有直覺情緒系統),這些,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給我們錯誤的藍圖。
45     避免敘事謬誤之病的方法,就是重實驗輕故事、重經驗輕歷史、種臨床知識輕理論。
46     我們的直覺並不適合處理非線性事務,問題是在生活中這些非現性關係無所不在。
47     我們人類顯然偏愛一次賺一點小錢。
47.1     在某些策略與狀況下,你拿好幾塊錢去賭連續贏好幾次的幾分錢,此時看起來好像總是在贏錢(:銀行放款、再保業)
47.2     另一種策略,你會冒著連續輸好幾次幾分錢的風險,去贏好幾塊錢。
47.3     也就是說,你不是賭黑天鵝事件永遠不會發生,就是賭黑天鵝事件將會發生。
47.4     有些屬於極端世界的事物極其危險,但事前看起來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把風險藏起來,並使期延後發生。極端世界就是,短期來看,似乎沒有實際上那麼危險。
47.5     評估企業績效的會計期間太短,不足以顯示企業是否真的做得很好。而且,由於我們的直覺,我們太快就決定出衡量風險的公式。
48     有些事業是偶爾大贏一場,但經常小輸,你必須具有人格上和智慧上的魄力,只因為這種策略需要某些信念,容忍延後成功的雅量,且願意被客戶唾棄而毫不在乎。
49     沉默證據的謬誤:死掉的、失敗的、消失的並無法現身說明真正的歷程為何。
50     事件就是用沉默證據來掩藏本身的隨機性,尤其是黑天鵝類的隨機性。
51     我們再探就那些贏家通吃的活動時,忽略沉默證據是特有的毛病。我們可能很欣賞我們所看到的事物,但沒到裡去讀太多成功的故事,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全貌。
52     要了解成功,並分析其原因,我們就必須研究失敗的特性。
53     以創業而言,成功者共同點:勇氣、冒險、樂觀。失敗者共同點:勇氣、冒險、樂觀唯一的差別,大致上只有一個因素,在於運氣!
54     由於我們看不見死的(老鼠),愈具有致命風險,偏誤的能見度就愈低,因為嚴重受傷者的證據很可能都被消滅了。處理方式愈具有殺傷力,存活的(老鼠)與其他(老鼠)的差異就愈大,你就愈容易被強化效果所愚弄。
55     新手的運氣:首次贏的人會繼續賭下去,輸的就退出了。所以留下來的都是首次贏過錢的,他們會記得當新手時的好運氣。
56     你所見及未見之事物
56.1     卡崔納颶風造成許多人無家可歸,重建經費的承諾,大眾給予關懷。
56.2     但每年罹癌的死亡人數遠超過卡崔納受災戶,這些患者不能投票,也不能表達自己的悲哀,因此經費與關懷被忽略。
56.3     通常一項行動的正面結果,只讓其行為人受益,因為他們是可見的;而負面結果,由於不可見,卻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成為淨社會成本。
56.4     推銷"看,我為你們做了多少事",遠比看,我幫你們避掉了多少災難更為容易。
56.5     就活一條命是個統計數字,一個受害人則是個故事。統計數字是看不到的;故事則是歷歷在目。同樣的,黑天鵝事件的風險也是看不見。
57     沉默證據最嚴重的表現形式:安定的幻覺! 
57.1     這種偏誤,降低了我們對過去所遭遇過之危機的認知,由其是那些幸運活下來的更事如此。你會低估該狀況的實際風險。
57.2     你存活下來的事實,構成一種條件,弱化了你對存活特性所做的解釋,包括原因這種膚淺想法。
57.3     倒閉餐廳的墳場非常沉默
57.4     冒險基因與樂觀傾向
58     我們因意外而有今天的成就,這並不表示我們應該繼續冒同樣的險。
59     自我抽樣假設
60     當問題涉及你的生存時,不要立即去檢視原因和效果。我們可以在這種疾病下存活下來,其主要的可辨識理由,或許我們根本就得不到。
61     教育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強迫學生對客觀事物加以解釋。而學生說我不知道時,就會遭到羞辱。
62     報紙必須在其文字中塞進因果關係,才能讓你讀得津津有味。
63     書呆子就是完完全全在框框裡思考的人。
64     在現實生活中,你並不知道機率;你必須去尋找機率,而且,不確定性的來源沒有限定範圍。可計算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中大都不存在。

(第一部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