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會以盈餘做為投資或放棄某支股票的依據。
3 要問問自己,公司要賺多少錢,才能支撐的起目前的總市值?
4 你發現哪些產品熱賣或商店增加,只是提供你開始去研究他的理由,並不表示你馬上要去買他。
5 不要以為你挑的每一支股票都會賺錢,在經驗中,投資組合的10支股票,有6支賺錢,結果就夠讓人滿意了。因為跌頂多跌100%,上漲空間卻無限。
6 一輩子成功的投資,其實只要靠幾支大贏家就夠了。從這些長期持有的股票,就足以彌補那些錯判行情的失誤。
7 空頭言論聽起來似乎比較聰明,你可以從每份報紙或新聞中找到賣股票的理由。多頭市場要克服許多恐懼和憂慮,而且這些恐懼和憂慮永遠不會消失。
8 股票不是彩券,每一支股票都連繫一家公司,而公司業績有起有落。
9 如何找到一家公司,不管行情漲跌,優秀公司就是會成功,二流公司就是會失敗,選對公司就會賺錢。
10 不要聽信專家!
11 如果決定要自行投資,就要單獨行動。要自己調查研究。運用常識。
12 投資你熟悉的公司。拜訪其營業處所,測試產品品質,都是研究。
13 投資人的命運並不是決定在股票市場或個別上市公司,而是取決於投資人本身。信念的重要。
14 回首前塵,學習歷史與哲學,會比統計學更適合作為投入股市的準備。股票投資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那些被訓練成嚴格量化思考的人,其實非常不利。
15 再穩當的投資,都含有賭博成份。(定存、國庫券、績優股…)
16 投資與賭博的差別,並不是看你從事何種活動(股票、彩券、賽馬..),而是要以進行這項活動所牽涉的技巧、投入程度與參予的企圖心做區別。
17 投資可以是一種能增加自己勝算的賭博。
18 股市不是完全依照純科學的路在走,也不是西洋棋,處在有利的位置就一定會贏。採用正確的玩法,長期下來股市的風險就會降低。
19 風險主要取決於投資人的類型,而不是股票的類型。
20 好的投資標的,不代表你立即就要買他。
21 你會花很長時間評估買房,卻只花幾分鐘就決定買賣股票?
22 只投資你輸得起的金額。
23 沒有人能持續而有效的預測市場。
24 巴菲特:"對我而言,股票市場並不存在,股市只是提供一個參考,讓我看看是誰在那兒做哪些傻事罷了。”
25 要知道市場是否超漲,只要看看是否找不到任何一家價位合理的公司,或沒有任何一支股票符合你的投資標準,果真如此,就是超漲了。
26 一般人每年都會碰到兩三個像這樣10壘安打的機會…
27 時時提醒長期股市走勢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提醒自己保持謙卑。
28 馬拉松選手,別在雪橇快速道上和人一決雌雄。
29 不做研究的投資,就像玩梭哈卻不看牌一樣荒謬。
30 盈餘和資產最重要!
31 要分辨股價是否太高,最方便就是直接比較股價走勢和盈餘趨勢線。
32 10倍本益比,就是盈餘維持當今水準要10年才能賺進你投資他的錢。
33 只挑本益比,沒道理。
34 高本益比公司必須維持極高的盈餘成長,才能維持其高股價。
35 利率高低對本益比也有影響。
36 每支股票的價格都包含了對於盈餘成長的期待。
37 企業提高盈餘幾個基本方法
37.1 降低成本
37.2 提高售價
37.3 開發新市場
37.4 在原有市場增加產品的銷售
37.5 重整、關閉集處理賠錢的事業單位
38 盈餘要維持成長,要有某些趨動力。
39 別看到大股東賣掉持股就直接否定這支股票。還是要調查研究再動作。
40 營業模式在不同市場的複製性。
41 不要投資一家未經市場檢驗的公司,這點永遠不會太遲。
42 現金增加幅度vs負債增加幅度
43 現金總額減去長期負債=現金淨額,算出每股現金淨額多少
44 對投資組合期望過高,例如認為每年應有30%報酬,或許你會因為失望而感到挫敗,於是失去耐性。只有不管市況是好是壞,都能堅守一套投資策略,才能讓長期的投資報酬率極大化。一般而言,投資股票長期報酬率約在9-10%,這是整體市場的歷史平均。
45 重點不在於幾支股票,而是要仔細研究每一支股票,看看他們到底夠不夠好?
46 投資人常把當前股價波動,當成公司基本價值的指標。
這本書筆記比較長,分成兩部分整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