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篇的文章當中,我們曾經強調過,採取定期定額投資,或者長期投資的標的,以市場為優先選擇,或者是績優的公司股票,也就是長期走勢向上的股票,如中華電信等。市場的選擇,相對容易一點,就是對於這個國家的整體發展是否具備信心,如美國,以及自己的國家。個股的選擇,就相對需要一些功力了。
選股的功力非常需要長時間的涵養,絕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去上了某些課就可以突飛猛進的東西。投資是非常個人化得藝術,就如同大家看到同一片景色作畫,下筆畫出來的表現通通不會一樣。股市說起來其實是市場中每天每個參與者的性格與決定,綜合起來所塑造出來的結果,絕非簡單幾個變數就可以決定輕易的決定或預測漲跌。
單單這兩點,想通了,就可以減少很多投資學習上的迷思,以及對於上帝給我們的腦容量一點起碼的尊敬。
突破盲腸的邏輯很簡單:如果某人號稱真的可以準確預測明天或者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漲跌,為什麼他/她自己不想獨自擁有這個可以預知的特權?更實際的問題是,為什麼也他/她不敢壓身家去賺取這必然的利潤?
單單這兩點,想通了,就可以減少很多投資學習上的迷思,以及對於上帝給我們的腦容量一點起碼的尊敬。
市場是不可預測的,這是連股神巴菲特都承認的一點。
先看看底下這個例子吧。
正隆紙業(1904)
正隆紙業(1904)
這是筆者今年年初其中一檔小小的波段勝仗。可是分析起來一點都不有趣,為什麼呢? (我嘗試用一般的話來表達形容,事實上都可以有數字來支持這些)
1.
造紙業非常傳統的產業,高污染的產業,感覺沒啥成長的產業
2.
不是績優股,每年配息的狀況普普
3.
資產負債表也沒有特殊吸引人之處,負債比例甚至有點高
4.
損益表也時有虧損,業績看起來也沒啥成長
5.
股價趨勢老牛漫走了好多年,波動性也不高
反正就是沒啥吸引力,從沒出現在我的選股雷達當中。
在11/25知道這消息,其實也只是當作一般廠商漲價的銷售話術訴求而已,沒有特別的感覺。後來幾天收到一個朋友的另外一則訊息,說中國方面對於高汙染的紙類小廠進行關閉的政策動作,使得供給面出現減少的狀況,大型工業紙的供應真的出現開始抬價的動作。這時候就有一點動機了,因此著手開始進行各方面的研究,同時技巧性的查核各種可能的紙品漲價狀況,順便問問客戶那邊的紙箱供應商是不是有什麼動作…等等,以股權直接投資的程序角度來看,筆者正在進行的就是類似所謂的”Due
diligence實地審核”,只是內容簡單的多。同時也著手研究台股可能受惠的廠商是那些,有沒有機會賺到一筆額外的零用錢,供應全家出國旅行用…這些通通都得低調而有技巧地進行,不要打草驚蛇!
當這些透過各種很自然的管道得到的消息、資訊、查核資料等,全部都指向一個方向:
工業用紙確認會漲價!回頭看國內工業用紙龍頭是哪家,就是正隆(1904)。
當然要用自己上面文章的邏輯問自己,
如果這麼確定上漲,為何不敢壓身家?
這裡也必須坦白,即便有這麼多證據支持,筆者也並非100%確定股價會上漲。頂多只能確定紙價會上漲,相關類股應該會受惠,機率很高而已,或者說是投資這一筆的風險,應該不高。畢竟跟前面說過的一致,股價漲跌絕非幾個因素能夠決定,即便我們看到紙價會上漲,紙類股價要上漲,能漲多高,說實在沒有辦法預測。滿足點到了收手忘記他,是自己的操作紀律。事後看來的確賣早了,不過這筆投資本來就設定是價差投資,當然最後1904的股價走勢至今也印證了,即便有信心股價會上漲,股價高點也真實地無法預測。
這樣講吧,投資這種事,雖然買賣股票彈指之間就成交了,非常簡單,但是簡單的是不代表容易做的好。相反的,通常愈簡單的事情,愈需要充分的準備。回頭看看上面文字粗體字的部分,
開始進行各方面的研究
技巧性的查核
順便問問
低調而有技巧地進行
各種很自然的管道
…,..
寫的雲淡風輕,簡簡單單,看得懂的應該知道這中間需要花多少功夫去累積與準備。看不懂也沒關係,投資不一定要照著這樣做才能賺錢,這只是一個例子說明一下,投資的準備工作之一。
投資跟任何其他的事情其實差不多,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