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投資理財第三步:投資工具的選擇

養成了儲蓄的好習慣,每年靠儲蓄多少存點本金之後,也了解了複利的神奇魔力,開始投資之前,也許會有個問題:除了股票,有沒有其他可以投資的標的?
當然是有的。金融業者為了賺你的錢設計了各種投資工具或者琳瑯滿目的金融商品,有錢可以選擇的可多了。大體上投資工具或標的包含以下這些:
1. 銀行定存
2. 上市/上櫃股票
3. 各式各樣的基金
4. 債券
5. 權證
6. 期貨
7. 永遠讓人搞不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8. 大宗物資(商品),如黃金、石油、大豆、棉花、咖啡...等
9. 外幣存款
10.房地產
....還有很多,有興趣可以跟銀行洽詢(雖然我是不會去做這件事)。

還是一個個看一下。定存大家都知道利率太低。那基金呢?

考慮投資基金前,這邊做點善意提醒:

1. 基金管理費:每年約2.5% ,還有其他費用,約0.5-1.5%不等 ,每年會從整個基金扣除,只是你看的是淨值,沒感覺。我們在"理財投資第二步"裡展示過複利的神奇魔力,這每年3%~4%被扣除的費用,如果是以基金做為"長期投資",複利計算累積起來也是不小數字,要記得喔,這些費用是不管基金賺賠都要扣除給基金公司的!除了費用之外,還有一定比例的利潤分享%要給基金管理公司跟經理人。你可以看基金公司廣告有多麼多元密集可以知道背後的利益有多大。
2. 由於費用高,因此購買基金要想得到每年8%淨利的預期報酬率可是得提高基金報酬率到兩位數才能達到。另外一方面想想,如果這經理人能保證這10年都是兩位數報酬率,他肯定了解複利的魔力,例如12%,10年下的倍數是(1+0.12) ^12次方=3.9倍!!!!那麼他幹嘛需要向大家集資買他的基金?自己照他廣告的方式賺就發財了不是嗎?
3. 基金公司績效完全基於經理人專業與操守。問題是通常你不清楚他有什麼歷史,也不見得可以訪問到他,也看不見真正透明的報告。
4. 如果是因為這個人而做投資的話,那其實就是做風險投資,也就是創業投資的動作,那是另一門專業領域,有機會可以另外再談。
5. 跟股票相比,基金的贖回程序冗長,通常花3-5工作天。大概只有房地產交易比基金冗長吧?
6. 其實基金是個本質上屬於短期投資的產品,由於短期績效壓力的關係經理人也不得不以短期投資的心態保住高額獎金的位子,卻讓投資人用長期投資的費用與交易成本來買他,講明白就這就是OPM模式:Other People's Money,台語講的叫"別人的囝仔死不完",直白一點講就是他穩賺不賠,投資人就看造化。

衍生性金融商品,除非你是這商品的設計者,不然就不用費心去了解或多談,沒有長期投資的優點。

期貨權證都是短期投資的工具,就是賭一賭吧。有嫌錢太多的,可以拿一部分去玩玩。認真就輸了。

我個人還是偏愛以股票做為價值投資標的。原因:
1. 金額不大,幾萬台幣就可以開始(甚至可以幾千元買零股開始,感謝網友提供意見)
2. 連結的是一家公司的經營,以及該公司在產業的地位與競爭力
3. 公司必須定期公開營業資訊,甚至可以接觸的到經營階層
4. 財務報表是可獲得也可分析的
5. 股票流動性好
6. 有股讀筆記幫忙(算置入性行銷嗎?真厚臉皮喔)

當然,還有未來的重點,那是另一個專業了,就是房地產。這也是長期投資重要的一環。以前人說的"養兒防老"觀念雖然不適合現在了,但是房產可以當成我們養兒防老的"啞巴兒子"。這有機會以後再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